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

学校召开2010年科技奖励大会

来源:宣传部 新闻中心 日期: 2010-08-01浏览:
      7月30日下午,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科技奖励大会在伯川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伴随欢快的乐曲,校领导向一批为科研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科研团队和集体颁发了证书。校领导张德祥、欧进萍、孔宪京、郭东明、邵龙潭、薛光、卢中昌、宁桂玲,校长助理李俊杰、曲景平、李成恩,程耿东院士、王立鼎院士出席了大会。大会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永臣主持。


  常务副校长郭东明首先宣布了我校科技奖励政策和获奖名单。这次获奖种类包括8大类:各级科技奖匹配奖;科技成果奖;科研项目奖;科研基地平台奖;科研创新团队津贴;成果转化、科技进款、校企合作贡献奖;国际合作与交流、863探索导向类项目奖;院(系)科技工作贡献奖。
 


  欧进萍校长代表学校向获得奖励的教师和集体表示热烈祝贺,感谢他们在科学研究中付出的辛勤努力。他说,很高兴地看到,今天科技大会奖励的覆盖面很广,对论文、项目、基地、校企合作与服务社会等方面,对理工科和文科都有相关的奖励,受到奖励的个人和团队,以及全校广大教师多年来对科研工作一直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推动了学校科研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欧进萍校长就我校科技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希望各学院、学部,及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技术研究开发院积极努力,使学校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更高、更强、更大。目前国际竞争激烈,看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看其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的能力如何,并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有责任为提升我国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学校为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环境越来越好,广大教师拥有热情 ,而目前,我们开展基础研究还有逐步做大的空间,更有理由在方面做得更强更大。大家不仅要有学术思想、科研项目和成果的谋划,既瞄准前沿又拓展其左右,还要审时度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行谋划,以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作为引领,形成一个链条,从个人,到团队,再到学校间,或自己成为引领召集者,或积极参与到其他团队或学校,总之,都应该在的征途上留下自己深深的脚印。二,希望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人才培养是核心,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都要围绕人才培养发挥作用。从事科学研究的教授和老师们,都要想方设法吸引更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参与研究项目,让他们发挥作用,并给予良好的资助。要努力提高博士生的待遇,让博士生体面地全身心地投入创新研究。同时也要为本科生设立创新项目,学校的科研创新平台要有本科生参与。三,希望继续搞好学科建设和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地和平台作用,使其特色和优势在科研工作中得到展示。

  欧进萍校长最后祝愿获奖者和广大教师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多优异的成绩,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科技工作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一定能够实现新的跨越!
 


  郭东明常务副校长在会上作了学校科技工作报告,从科研经费、人才与基础研究、成果奖励、基地建设、校企合作与服务社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合作等方面回顾了我校科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就紧密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谋划、组织重大项目,大幅提升我校科技工作的规模、质量和创新能力,重视面向科学前沿的科研工作,强化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技成果谋划、凝练与集成,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加强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与支持,探索新的团队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主动参与国家产业创新联盟;加速推进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继续推进研究工作,探索人文社科与理工科交叉等8个方面的科技工作作了部署。
 


  研究生院,各学院、学部、系(部)主要负责人、分管科研的副院长(系主任),各处、办、直属单位负责人,以及国家、省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负责人;获奖人员;科研团队负责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科技咨询委员会成员;各类人才计划获得者,承担和参与863项目、973课题和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教师,部分教师代表等参加了大会。

  (许梅杰     实习记者龙海波)